出生於台灣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畢業,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畢業。以勞動與環境作為關注的核心,透過身體與空間的交會與相互滲透,探討因不同契機相遇的人們彼此的親密關係,以此反思展覽機制與公眾性問題。常以行動、錄像、裝置的手法作為建構事件的藝術實踐方式。
2019個展於水谷藝術,第17屆桃源創作獎首獎、2018美術創作卓越獎。曾駐村於香港伙炭藝術村、上海崇明島奔放藝術村、花蓮港口部落、雲林72ART等。並與具文史、影像特長的友人共組藝術團體〈鬼島踏查日記〉,至全台各地踏查、研究、進行計畫型創作。
2023,文件、攝影、裝置、錄像、映像管電視、佛具,尺寸依場地而定
由萬華的西昌街、青草巷、佛具街等作為個人對地方的研究範疇,之中涵蓋了對「草藥材」、「文史」、「信仰」、「勞動」、「地方集會」、「產業變遷」等子題探討,並是對地方進行一種精神地理學(psychogeography)的召喚。因此會對歷史地理想像到現代的延續,作爲「心靈地圖」的繪測與再繪測(remapping),呈現集體精神的拓撲學。
調研過程中捕捉到的「街景影像」、「地攤物件」、「草藥/藥學」等元素來建構物件、雕塑、影像裝置的主體,從中對應漢方/野草及宗教等地方文化。挪用的現成物包含神明桌、藥櫃,所呈現的坐架(Frame)所構成的組裝,主要藉由這些將熟悉的物件「異化」以召喚「身心靈健康」的繪測行動,探究萬華靈界的神秘主義地獄。
整體展演計畫的呈現包含「精神地理學」的影像及裝置,從藥材、佛具、藥方、指示性藝術行動、物件與街道的場景、從展場外延的真實社會空間。高登輝考察並呈現在萬華地區的「身心靈」健康的神秘主義範疇,同時也是從清代至今成為社會精神的一部分,而更是「勞動」的分工的神秘界域。
「田野過程中我們不急於生產,而是透過田野創造出機會,等待互相產生有機的化學反應。」
——《辶反田野: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》
青草巷是藝術家高登輝本創作計畫的研究地點,藝術家作為田野觀察者漫遊於巷弄間,任由身體感知與心理共同交疊、慢慢發酵,除了和在地文化產生交流,記錄產業的轉型與生活場域的改變,也連結自身勞工家庭、務農工作的成長歷程。
在萬華,屬於台灣人的草根性店鋪應有盡有,如佛像工作室、刻印店等手工產業皆蘊含了歷史的生命足跡,也是飽含情感與人文底蘊的所在。
除此之外,鐵製窗花在當地所構成的古厝美學亦是舊時勞動生活的痕跡,不同於現今的工業製作,鐵窗花在製作圖樣上沒有一定的標準,依靠的是工匠的技藝與美學,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,原先的鐵窗花日漸斑駁,我們還是能輕易在商品包裝、燈罩、紙膠帶上覓得鐵窗花的紋樣⋯⋯
這次工作坊中,藝術家將說說萬華青草巷的故事,並介紹野草窗花圖形的設計構成、包裝設計與飲料盒的手繪復古標準字設計,讓民眾將車前草、大花咸豐草、蒲公英等日常中隨處可見的野草們,以窗花設計的方式透過繪畫和壓印在飲料盒上呈現,試圖讓民眾一面製作一面品嚐課程中提供的青草茶,從中認識野草文化,感受萬華的日常風景。
請留下您的EMAIL
我們將會將最新的展覽訊息通知您!